龍巖股份有限公司 -九游会旧版

竹林精舍

返回列表頁

墓園商品簡介 

「竹林精舍」根據佛傳故事,為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之迦蘭陀竹林中所建,供佛說法的道場,因此竹林精舍之規劃,除了象徵追隨佛道,代表對佛的尊崇供養,及效法佛陀普利群生的心願,更進而祈願在生時得以沐浴佛光,受佛之加持、不受外力侵擾;往生先人則得以在菩薩接引下至莊嚴淨土,受佛陀護持享永世祥和。
本墓穴石雕手法拮取北朝時期流傳的立體鏤雕背屏式造像方式,佛姿態為結跏趺坐,右手施無畏印,此印相表示佛度一切眾生的苦厄不安,救贖廣大眾生,增進世間德慧,福佑生靈,故也是表彰慈悲的印相,令眾生見相歡喜,身心浸盈於佛國極樂世界中。

 

墓園商品特色

每一座佛陀說法造像,象徵普渡眾生。親眷生時,可以同在佛陀世界洗滌性靈、韜光養誨,西歸蓮邦後,不僅可接引先人往生莊嚴淨土,得於佛陀看護下永久安住,孝眷亦可在佛陀世界休養生息、沐浴佛光,與先人同登佛地,受佛之加持,功德迴向後世子孫,冥陽兩利,更可常保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,及善盡報恩的固有孝德。

壁龕式造像「佛陀說法」造像面板,內容描述釋迦牟尼佛於竹林精舍說法之情境。釋迦牟尼佛雙掌置於胸前,以拇指與中指(或食指、無名指)相捻,餘皆舒散,象徵佛說法之意,此手勢稱「說法印」或「轉法輪印」,表示為眾生宣說真理,世人依法實行,也可以如佛一樣煩惱消除,身心安樂,解脫自在。每見佛一面即如同聽佛說法一遍,常住於此更可鎮日沐浴佛法之中,置身佛祖所在的極樂世界。

 

墓穴式商品內容

4個骨灰,可彈性2層使用。

 

壁龕式商品內容

容量:1個骨灰,可彈性使用2骨灰。

返回列表頁
网站地图